关于开展2013年度高校资助育人理论研究、助学成才典型事迹采集和大学生学生资助成效微电影创作工作的通知
各院系: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助函〔2013〕11 号文件要求,为了充分展示我院资助育人工作成效,资助育人工作理论研究成果,资助育人实践探索活动经验,现决定于5月3日-6月30日开展我院助学成才典型人物事迹发掘采集、大学生资助微电影创作、大学生资助育人理论研究论文征集等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发掘助学成才典型事迹
近年,我院学生资助工作在由经济扶助向全面育人转型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自觉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艰苦朴素、勤奋学习、志存高远,既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又热切回报社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典型事迹,请各院系认真组织,深入发掘助学成才典型,撰写材料,我院将择优报送省教育厅,编辑出版“江苏高校助学成才典型事迹选编”。
㈠ 宣传对象
宣传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资助政策激励下,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艰苦朴素、勤奋学习、志存高远,既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又热切回报社会的典型人物及其感人事迹(含近年来毕业的助学成才典型)。
㈡ 报送要求
1、材料以人物通讯形式撰写,要突出学生(毕业生)在接受国家和学校资助的同时,是如何做到成绩和思想表现优秀、怎样积极主动地回报社会的,要从学校、老师、同学和社会等不同层次和视角进行叙述,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2、文章要有一定的典范性,从而具有树立榜样的示范作用。要用助学成才典型的励志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其在困境中的成长经历,突出其在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的扶助下如何不断战胜困难,从而在学业和事业发展中取得相对突出的成就。要达到用“身边的故事”让广大同龄人关注他们并与之产生共鸣,在感动和振奋中获得精神激励,从而自觉珍惜大学时光、勤奋学习、回报社会的目的。
3、文章语言要平实、简练,主题要突出,行文要做到详略得当、结构匀称。材料的采集和引用要围绕主题展开,避免用简单的材料堆砌文章。要注意归纳并突出描写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用简洁明了的叙事风格介绍励志故事,杜绝夸大或不符实际地虚构情节。
4、文章控制在5000-6000 字左右,用A4 纸排印,正文用五号宋体字、行距20 磅、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 个中文字符;文章标题用三号宋体字加粗、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2 磅、居中;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单倍行距、段前12 磅、段后6 磅、左对齐、首行缩进2 个中文字符;二级标题用五号宋体字、加粗、单倍行距、段前12 磅、段后6 磅、左对齐、首行缩进2 个中文字符;三级以下标题格式同正文。
㈢ 报送时间
2013年5月10日,将典型材料送至院学生工作处。
二、开展大学生资助成效微电影创作活动
㈠ 创作主题
为展现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效果,以及在资助育人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代表和助学成才典型事迹,全省高校开展以“他们——我身边的资助”为主题的微电影创作活动。
㈡ 参赛对象
在校大学生和院系从事学生工作人员。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剧本创作和影片摄制工作。
㈢ 作品要求
1、表现形式
以剧情片、纪录片、音乐电视(MV)形式表现,时长5分钟左右,以MPEG-2 或AVI 格式存储,用手机、DV、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拍摄均可。
2、表现内容
以各院系在助学成才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中发掘的典型事迹为蓝本创作,可以适当进行艺术性改编,重点表现当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与激励下自强不息、感恩回报、追求理想、勤奋创新和自力更生的事迹,以及教师助人、育人的奉献精神。
3、报送要求
作品必须为署名人(团队)自主创作的原创作品,原创者拥有作品的所有权。作品以光盘形式报送,并附以下材料:
①剧本:②故事梗概(作品简介):③导演阐述:④原型简介:⑤主创人员及演员名单: ⑥字幕(在作品中)。
㈣ 报送时间
1、2013年6月3日至6月20日,将材料送至院学生工作处。
2、请注明创作者的姓名、联系电话、所在的学院(班级、学号)。
3、请各院系广泛宣传、认真组织。积极鼓励所在院系学生或学生团队踊跃参与 “资助微电影”的创作工作。
三、开展资助育人理论研究
《江苏资助育人研究》是定期出版发行研究学生资助理论与实践的系列图书,主要反映江苏高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转型中所探索和积累的理论成果与实践
经验。现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要求在全院进行征稿。
㈠ 征集范围
从事学生工作者,以集体或个人名义发表均可,已经在正式期刊发表过的论文请不要报送。
㈡ 主要栏目
《江苏资助育人研究》主要栏目:“学生资助基础理论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研究”“学生资助绩效管理研究”“学生资助具体措施研究”“学生资助政策效果研究”等。作者根据理论背景和工作实际,在专辑栏目框架内确定论文主题。
㈢ 内容要求
1、论文主题明确、论据充分、认证规范。
2、行文条理清晰、语言精练、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3、正文篇幅在5000-6000字范围,文前列“摘要”和“主题词”,文后列参考文献,附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
4、论文用A4纸排印,正文五号宋体字、行距20磅、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个中文字符;文章标题用三号宋体字加粗、单倍行距、居中;一级标题用小四黑体字;二级标题用五号宋体字加粗,三级以下标题同正文。
5、遵守学术规范,正文引用标注和文后参考文献必须符合规范,为保证论文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请务必一一核对所引用或参考的文献资料。
㈣ 报送时间
2013年6月3日至6月20日,将论文送至院学生工作处。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日